OCIS人物| 如何实现一个有意义的假期?——专访G10Caravan黔滇之行





G10 Caravan 专访

#黔滇支教之行#


课堂之外,世界之大,教育无处不在。

国际学校学生暑假也并不全是学习与培训,他们积极参加科研论坛、野外探索、志愿服务,拓展课堂之外的视野与体验。

今年暑假期间,我校10年级学生Caravan(李金泽)就自愿报名,前往贵州省凯里市第五小学支教。在这里,除了日常教学,他还随团队完成了少数民族调研、热带雨林探险等等意义非凡的活动,充分理解了老师日常工作的艰辛,也感受着特色民族风情的淳朴,接下来,请一起走进这段刺激有趣又收获满满的经历。



1、为什么选择支教这个实践类型?


因为我很想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,也想去到贵州,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。



2、在支教期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


我在学校负责教授音乐、体育和语文课程,当地孩子非常喜欢运动,无论男孩、女孩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。另外,我还与团队合作完成了专题科研调查。





3、请详细介绍下您的科研调查项目?


支教休息期间,我们前往西双版纳,感受特色民族文化,了解雨林科研人员生活,并学习雨林保护知识。

期间,我们进行了少数民族学生比例的调查研究,发现当地的少数民族种类众多,包括:傣族、景颇族、彝族、布朗族、拉祜族、基诺族、布朗族、哈尼族、苗族、瑶族、壮族等等,我们所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,勐腊县主要是以瑶族人居多,整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当地学生人数的60%,所以,其实在当地,汉族人才算是“少数民族”。


这个项目叫“飞拉达”,

最早是雨林科研的一种形式。



4、有什么特别有趣或印象深刻的经历吗?


我们实地探访西双版纳的勐远仙境,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、最集中、热带森林生态体系最完整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,是集山、水、石、石灰山季雨林、溶洞群落、傣族及瑶族等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度景区。在这里,我们进行了细致的生态观察,发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没见过的动植物。


以下,是我们在热带雨林中拍摄的特色动植物——到哪里也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。


然后,我们前往宝角牛洞, 这是个奇妙而脆弱的地方,在《贝叶经》、《版纳秘史》中记载有一个溶洞叫宝角牛洞,傣语音译“潭怀毫香”。整个探险历程非常刺激、有趣,溶洞长达3360米,可供游览的为1400米,洞穴高差达88米,溶洞洞身奇特,地质结构复杂。




探险之后,我们自己动手烹饪美食,吃着亲自做的饭菜和当地瑶族特色菜,感觉洞穴探险带来的疲惫感都缓解了很多。





5、整个项目的收获是什么?


在支教中,我每天完成备课、写教案和教学,我深刻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容易。而且,到了贵州之后,我觉得当地的情景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,当地民风淳朴,人们非常友善,高楼林立,却又保持着非常单纯的生活方式。

我觉得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。

与大家共勉!




关于水上粮仓:

水上粮仓位于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,新桥苗寨一共有170多户居民,共建有44座水上粮仓,有大约600 年历史了。

新桥苗寨的粮仓主要集中在村寨中央的一处低洼水塘中,就像苗寨的吊脚楼一样,粮仓使用大小不一的木柱支撑在超出水面的石墩上,粮仓为全杉木结构建造而成,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坚固耐用,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之高深。


OCIS

科普

小贴士


西双版纳的名字释义:

“西双” 在傣语里是“十二”的意思;

“版纳” 本意为上千块稻田,翻译为族群。


当地居民取名的方式:

当地人通常没有姓氏,只有名字;

通用姓氏:未婚男姓岩,未婚女姓玉;

已婚男姓波,未婚女姓咪。




杰出的世界公民需要社会责任心与担当,参与支教等志愿者公益行动,是当代青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,我相信,我们的学生带给孩子们的国际化视野是宝贵的,而这次支教和调研之旅,带给Caravan(李金泽)的应该是更宝贵的体会与成长。